还没听说过营地教育的你,可能进入了一个假的研学圈
提到营地教育,脑海中最先想到的场景是什么?一群孩子聚在郊外拓展运动,爬山划船等户外项目?其实,早在1998年美国营地协会就给出了一个清晰的答案,“营地教育是一种在户外以团队为形式,并能够达到创造性、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持续体验。”
三个维度让你重新认识营地教育
近年来,在国家重视研学教育的浪潮中,营地教育也开始崭露头角,新式营地教育主要围绕在户外教育、素质教育和体能锻炼三个维度。它以跨学科理论和实践为依托,以户外团队生活为主要形式,鼓励、引导团员探索自己、发现潜能,培养孩子们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共处、共赢所需的意识与能力,包括跨文化沟通、领导力、生存能力、团队合作能力等。
在调查中,96%的参与者表示营地帮助他们结交了新朋友。而63%家长也表示,他们的孩子跟营地里认识的朋友有保持联系。在营地教育里,青少年会接触到有相同爱好的人、相同年龄层的人,也有是实力相当,能够互相学习的人。
营地教育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
在营地教育里,有许多任务都需要青少年与他人达成良好的团队合作,例如徒步爬山、搭建帐篷、丛林探险等等。在一次又一次的团队合作中,青少年能学会与他人沟通、与他人分工合作。
营地教育打破了教室的边界,让青少年走出课堂,走进自然。它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习,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;在体验中锻炼,增强自己的体质,强化自己的能力。
营地教育帮助青少年锻炼的能力,能够辅助青少年成为“X型”学生。因为他们跳出教室与课本的边界,在自然中磨炼自己;因为他们变得自信与勇敢,敢于挑战,相信自己;因为他们学会沟通与合作,能够更融入这个世界。